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

三月二十一日 春分




泊船瓜洲 [宋]王安石

京口瓜洲一水间, 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 明月何时照我还?

时食:荠菜、枇杷、明前茶、抹茶黄油

过去有两个很隆重的日子,春社和秋社。社就是指土地神,春社祈谷,希望是年五谷丰登,秋社报神,答谢土地爷的照顾。春社差不多就在春分前后的日子,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祭祀神,包括米酒、糕团、肉类、面饭之类,仪式结束后分而食之,想象一下整村、整国人都在饮酒狂欢是什么情景,这种盛大的聚会之后便是耕耘的季节了。春分之后天气渐暖,百花盛开,莺飞草长,王安石一句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最是应景。




时令蔬菜:荠菜

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,生命力旺盛,冬天生苗,春天结实。雨水后、清明前荠菜就会陆续开出小白花。有人觉得食荠菜“刮油”清理肠胃,所以有净肠草之说。荠菜鲜美,诗经中便有“甘之如荠”的词句,可用于炒菜、拌豆腐、和在肉馅里做饺子、馄饨、包子。大文豪苏东坡不吝赞美之辞这样说:“天然之珍,虽小甘于五味,而有味外之美”。
而宋代另一位文豪陆游酷爱食荠菜可谓专家,著有《食荠》三篇写道:“挑根择叶无虚日,直到开花如雪时。”又说:“小著盐醯助滋味,微加姜桂发精神。”醯就是醋的意思,滚水把荠菜焯熟,然后少许盐、醋提味,想来也是相当鲜美。
另,若要保持荠菜的绿色,最好是在荠菜焯水之时加两滴柠檬汁,捞起后迅速浸入凉水冷却,这样可以保持鲜绿较长时间。

 






时令水果:枇杷

据《本草衍义》的描述,枇杷因“其叶形似琵琶,故名”,但琵琶为汉代始入中国,而此前枇杷默默无闻,名称暂无考证。枇杷是中国的原生果树,秋天养蕾,冬天开花,春天到夏天期间成熟,被誉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,又因其叶四季常绿不凋而受到文人喜爱,赞其品质类松竹。明代王世懋的《学圃杂疏》一句“枇杷出东洞庭者大”使得东洞庭山的枇杷成名,此洞庭山非湖南洞庭湖,而是太湖侧的东洞庭山,此地最出名的便是吴县照种白沙枇杷。
国内至少有13个品种以上的枇杷,以果形分圆果种和长果种,圆果种含核多,长果种核少。根据果肉色来分,又有白沙、红沙之别,红沙种果皮金黄被称为“金丸”,白沙种被为蜡丸,往下还可细分为照种、青种、水白种、早黄白沙、鸡蛋红、鹰爪红沙等。在四川、陕西、湖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,根据地方和天气特点,早熟、晚熟品种的枇杷结果时间有相当跨度。


苏轼有诗云:“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弟新。”其中提及的卢橘是枇杷的别称,而枇杷的西文Loquat正是卢橘粤语的音译。

 
时令饮品:明前茶

茶”这个字,唐以前写作“荼”,后来才写成茶。“茗”也是茶,只是采收时间不同,晚于“茶”,到后来也不再区分,只余“茶”字,光一个茶字就有如此多变化。再看茶著,唐陆羽《茶经》、明顾元庆《茶谱》均未提及当今的名茶,既无龙井、武夷,也无祁门、普洱。观饮茶之法,唐人煎茶会用姜、盐,而至宋则弃此二物仍留以茶粉、茶饼之形,现代饮茶方式自明开始,而红绿茶之分乃是到清才逐渐传开。以上可见,从古至今,中国人喝的茶变迁极大,决不能以今推古一概而论。


再说采茶时间,古时贡品求早求珍,以谷雨为界,雨前茶才是上品,而后又有明前茶、社前茶之分。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,故明前茶也有火前茶之名,社前茶则更是早于春分。其实在宋朝,惊蛰之雷始鸣起便可以入山采茶,常年是前三日采,闰年则后三日。过早采摘的茶芽太嫩太水,以江南茶区而论唯在明前采摘才能有最鲜爽的滋味,加上乾隆“火前嫩、火后老,惟有骑火品最好”诗句终把明前茶提到空前高度,实际上,具体采摘时间仍需要看茶树长势具体情况和当年气温而定。
 
 




时令良品:抹茶黄油



这款百搭抹茶黄油配方可以用在各种西点上,为你的早餐或下午茶增添风味,糖的分量可以根据自己的甜度喜好加减。
材料:

4盎司黄油、1/2小勺抹茶粉、1小勺细砂糖、切片面包
制作:

将黄油室温融化,加入抹茶粉,搅拌均匀。抹在加热的吐司上即可。

来自:乐活良品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